2010年5月14日 星期五

南澳深度體驗--第九天

今天是最後一天了
好好把握機會
早上起個早起
沿著亞拉河往皇家植物園走

欣賞墨爾本的早晨
現代建築的倒影
我們的旅館


早期的遺跡--橋頭





公車站


這是亞歷山大花園
維多利亞皇后花園的雕像
皇后花園都是玫瑰花

出來散步的三美女

皇后花園的水池

亞拉河

橋上的裝飾
橋下

玫瑰
遊民
河邊不同的雕像
水族館
水族館賣的紀念品
今天的節目是走大洋路
大洋路位於墨爾本西南
從吉隆市,一直到Warrnambool
全長近300公里的海濱公路
大洋路從上世紀80年代初正式被定為國家自然公園對遊客開放
現在是澳洲境內為數不多的世界著名觀光景點之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
從英國歸來了約5萬名澳洲士兵
由於當時國家經濟蕭條
失業率上升,政府處於無奈
只有安排這批士兵開荒修路

英語中通常將「第一次世界大戰」稱為「Great War」
這條路又是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士兵修建的
所以被正式命名為「Great Ocean Road」 (大洋路)

這是大洋路的紀念拱門
紀念開鑿士兵的雕像
紀念拱門的說明
旁邊有路可以到沙灘玩


很美的海岸


修路中
被擋下來等通車
我們的遊覽車
路旁可以看到海浪被強風吹回去
中途在Appolo Bay Hotel 吃中餐
Christie禱告
炸魚
甜點


用完中餐
繼續開車到今天的重點--十二使徒岩

在坎貝爾國家自然公園內的海岸線
坐落著經過幾百萬年的風化和海水侵蝕形成的12個斷壁岩石
矗立在湛藍的海洋中的獨立礁石
形態各異,猶如人的面孔,稱為「12使徒岩」

這巨石其實是1~2千萬年前陸地上的鐘乳石斷崖
歷經不斷的海水與南洋所帶來的強風沖蝕所形成的
漸漸的將岩石的中間底部侵蝕掉
形成拱形的中空形狀
然後當中間的空洞越來越大
無法支撐岩石的重量
於是就逐漸坍塌
形成今日我們看到的海中巨石奇觀

黃經理說這個角度最棒


前些年其中一根岩柱耐不住風吹雨打而斷裂損毀了







第二個景點是洛克阿德大峽谷(Loch Ard Gorge)

1878年6月1日
一艘名為「Loch Ard」的英國移民船
在開往墨爾本的途中觸礁遇難
52人死亡,只有2人生還
後人為了紀念這些遇難者
修築了52座墳墓
並將這個地方起名為「Loch Ard」





歷史記載




當時
只有這兩名生還者

旁邊可以順著峽谷懸梯下到海邊
漫步賞景

第三個景點--倫敦斷橋

從前這個岩石是突出海面與陸地連接的岬
由於海浪的侵蝕沖刷形成2個圓洞
正好成雙拱形
所以起名為「倫敦橋」

在1990年1月15日的傍晚時分
與陸地連接的圓洞突然塌落
與大陸脫離形成現在看到的斷橋
原來的樣子
最後一個景點了
照張全家福
這時候
出個大太陽
把斷橋照的好美
也給這次的行程畫個完美的句點
親家親姆
蹲下去
把相機穿過欄杆
可以拍到這個畫面
現實與說明

這是從更遠的地方拍的
結束所有行程
回到旅館用最後晚餐
慧玲獻上一切的感謝

用完餐
與美國來的兒子、媳婦及孫子(女)說再見
他(她)們要搭明天早上10點多的飛機回美國
我們要到機場搭今晚11點多的飛機

墨爾本機場
大家去把剩下的澳幣用掉
等候登機
香港等轉機時
開始整理相片
Peter 跟 Christie這次專程從美國買一部最新的筆電
讓我以後作部落格時可以縮短時間
真謝謝他(她)們的好意

香港機場檢查淑惠的傷口(鸚鵡抓的鳥傷)
所以,以後餵鳥要注意衣著喔!
抵達桃園國際機場
回家途中
大家分享旅途的樂趣、感想與最感動的景點
車子開到台中印月餐廳
七早八早回到台灣
不敢回家
花了十多萬
竟然好像沒地方去
嗚~嗚~嗚~

本來在香港轉機時
要進去香港
經理要請大家去半島酒店喝下午茶的
可是到要出發之前一星期
還訂不到香港回台的機票
所以改為請大家到張董經營的印月用餐

這是印月餐廳
駱董禱告

菜是師傅特別弄得
非常精緻可口
張董娘請大家喝紅酒
很好吃的排骨
看! 多親密! 笑的多開心
董娘下次怎麼可以不參加呢?
用完餐
到樓下吃水果及甜點




非常完美快樂的結束這次的南澳深度體驗


5月23日(日)下午4點鐘
要播放這次錄影的影片
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來觀賞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昨天欣賞完南澳深度旅行,真的太...太...太棒了!!好想去哦!!努力存錢~~存錢~~
曉湲

匿名 提到...

曉湲:趕快存錢,好跟我們去玩哦!
Helene